预告犯

动作片 悬疑日本2015

主演:生田斗真,户田惠梨香,铃木亮平,荒川良良,滨田

导演:中村义洋

  • 优优云1
  • 优优云2
  • HD中字
  • HD

详细剧情

本片根据筒井哲也的漫画原作改编。自称“报纸男”的人悄然出现网络,他上传视频,宣称对一些行为不端的人或企业进行私刑处罚。起初网民们嗤之以鼻,谁知报纸男居然真的行动起来。报纸男的行径煽动了人们一颗颗被压抑已久的正义之心,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粉丝。事实上,报纸男绝非一人,他是由“盖茨”奥田宏明(生田斗真饰)、“关西”葛西智彦(铃木亮平饰)、“大雄”木村浩一(滨田岳饰)以及“胖墩”寺原慎一(荒川良良饰)组成。有着不同背景的四人沦落社会最底层,他们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曾见证过人间最残酷的一面,也缔结了浓浓化不开的友情。报纸男们携手对这个世界进行公审,而网络犯罪对策课的警部吉野绘里香(户田惠梨香饰)则全力追查这几个男人背后的故事……
电影艺术相较于许多传统媒体一直存在互动性较差的问题,报纸和期刊杂志有读者来信,广播设有听众来电,现今的电视媒体更利用短信投票等方式在娱乐节目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明星奇迹。电影与生俱来的放映形式和内在闭合性,与小说、画作、雕塑、音乐等艺术一样,在电影公映后才通过评论形成受众反馈。且因为一部电影的独一无二性和无法重复性,反馈形式最终通过影响票房的方式缓慢地影响着这一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无法做到及时及地地改变一部作品的最终形态。某种程度上,这种反馈在短期上是无效的。电影创作结束后即与创作者脱离,他们与最终的观众永远隔着一道无法打破的银幕。
互联网技术的搭载给各种视频增添了活力,移动终端一方面消解了电影院黑暗中观看影像的仪式性,另一方面却提供给越来越多的人发表观点的机会。除了向上大拇指的“赞”和向下大拇指的“踩”等态度收集外,及时输入互动的弹幕也将网友的观点与议论内嵌进了各种视频作品中,在元文本之上形成了一种新的复合型文本。对原文本的再创作或可属于后现代范畴,弹幕文化和其他各种网络生态现状一道成为网络亚文化悄然兴盛起来。
2015年日本导演中村义洋创作的作品《预告犯》集结了生田斗真、户田惠梨香等日本当今炙手可热的电影明星们,影片改编自筒井哲也的漫画。虽然打着悬疑的旗号,但导演无意展现侦破过程,犯罪模式较比东野圭吾等一系列推理小说和《七宗罪》(大卫·芬奇,1995)等经典犯罪影片也十分幼稚,经不起细致玩味。整部影片最有新意的地方就是对犯罪手段与网络文化有效拼贴的呈现,当然,这与原作者筒井哲也的创意贡献分不开,影像对漫画的现实性变现又的确增强了这种形式感的冲击力,加深了带给观众的反思性。
从叙事结构上拆解影片,可发现内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从第一次网络直播的犯罪预告开始,四个头上罩有报纸的“报纸男”针对网络和现实上出现的各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与言论进行“审判”,并在预告后将“审判”的全部过程于网络直播间上进行现场直播。整部影片由六次预告和六次“审判”直播作为线索穿引而成,最后一次是这些违法者们的自我“审判”。也就是说,所有的犯罪过程都是通过电影中的网络视频——某种媒介融合产物的视频形式进行展现和推进的。粗糙画质的网络视频空间直接跳转到电影的叙事空间,手机视频空间也数次与电影的叙事空间无缝衔接,网络、手机终端和电影在呈现时空上做了巧妙的转换和连结,达到某种“媒介融合”的超美学效果。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简单的定义是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具体到这部《预告犯》,我们在电影这种媒介中直接观看到了网络和手机终端的视频,加之网络视频的弹幕功能,整部电影巧妙地将文字、音频、视频和互动性数字媒体进行了缝合。多种媒介功能和传播手段在一部电影中交织呼应,让观看者对观看媒介的区分逐渐模糊。这部影片确实出色地完成了跨媒介表达的信息实验,迎合了当代观众多媒介交互的欣赏习惯,反映了当前媒介生存互为支撑的行业现状。
日本电影的魅力之一往往是提请人们思索当下社会中的诸多问题,回到影片《预告犯》本身,尊严对于人们生存的含义,以及正义与网络暴力的博弈,或许正是这部影片触及到的社会问题所在。男主角奥田宏明(生田斗真 饰)作为派遣职员受到社长和其他员工的欺侮,在尊严被碾碎后胃溃疡发作住院,因此得到解雇。因为长时间养病赋闲,难以找到工作,于是和木村浩一(滨田岳 饰)、寺源慎一(荒川良良 饰)、葛西智彦(铃木亮平 饰)以及Nelson-kato-ricarte(福山康平 饰)一同前往违法的垃圾处理厂工作,并产生友谊。Nelson为寻其生父卖肾筹款来到日本后身体极其虚弱,重体力劳动后身体不支而亡,垃圾场老板却对他的死无动于衷,令其他人随意掩埋。这一行为激怒了其他几个在生活中尊严被彻底践踏的人,他们共同将老板杀死连同垃圾场一同焚烧后,决定帮助Nelson完成遗愿——找到生父,因此开始了一系列的“审判”行为,获得社会和警方的注意。
当以尊严和正义的名义在网络上进行“审判”的时候,随着犯罪预告的进行,四人得到大批网络粉丝的支持。联系现实社会,底层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遭受尊严被人践踏而无处宣泄的情况,网络这一虚拟环境恰恰成为了他们躲藏自身、发泄情绪、获得满足的场所。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正义审判”,令人联想到蝙蝠侠等一系列超级英雄主义,同时这种“正义”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思辨也呼之欲出。网友们通过观看“正义的犯罪”和发表弹幕评论来象征性介入社会公平,寻找自我丢失的尊严。一方面,这展示了SNS网络狂欢的无序性,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网络为代表的新大众舆论的影响力。当面对网络上不负责任的语言暴力和人身攻击,需要由实际暴力的私刑来解决时,“正义”一词因其荒谬遭到了迅速地瓦解,网络法律的漏洞也不言自明了。
因为帮助Nelson寻父而做出这些极端的事情来确实有些让人无法理解,结尾处的过分煽情也将前部分影的压抑感和凝重感削弱,悬疑影片最后再次落入治愈电影颂扬真善美的俗套当中。加之吉野绘里香警官(户田惠梨香 饰)对于奥田宏明过于浮夸的情感认同,实在让影片形式的创造之美受到了不小的损伤,因此也决定了本片的评价游走于中段而不能得到观众的一致认可。
影片中有两处令人深刻的视听处理:一是四人拿铁锹将垃圾场老板殴打致死时,配以舒缓悠扬的音乐和细微的雨声,暴力美学推向极致;二是影片中出现了一只漂浮的塑料袋,观照了几人的现状和内心情感,仿佛致敬萨姆·门德斯的《美国丽人》(1999)。这两处,都要比“仅仅有机会去努力就已经够幸运了”的浓重鸡汤够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