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在那儿

剧情片 美国2007

主演:凯特·布兰切特,本·卫肖,克里斯蒂安·贝尔,理查·基尔,希斯·莱杰,朱丽安·摩尔,皮特·弗雷德曼,金·戈顿,夏洛特·甘..

导演:托德·海因斯

  • 优优云1
  • HD

详细剧情

在这部关于鲍勃·迪伦生平的传记电影中,将分别由六位演员扮演鲍勃·迪伦,分别演绎鲍勃在不同时代的生活故事和音乐经历。该片讲述了鲍勃·迪伦早期作为民谣歌手艰苦奋斗的生活,和1960年代初成形的美国民歌界的英雄和知识分子,具有争议的摇滚转型、摩托车意外事故还有后来从公众视线里销声匿迹的隐退,近年...
(芷宁写于2008年1月3日)    人还健在,就给拍了别具一格的传记片,而且还深怕解读的不够,找了6位演员分别诠释此人的不同人生阶段以展现其丰富的人生历程、独特的内心世界和灵魂气质,恐怕这种特殊待遇非鲍勃·迪伦莫属了。    早在2003年,曾自不量力地打算为鲍勃大叔做个生平足迹专题,却被来自香港的大老板以“如今的年轻人谁还关心鲍勃·迪伦”为由给否了,然而给迪伦这位拥有随心所欲哲学观、神秘艺术气质以及最具时代先锋精神的老人家做个Cover,一直是本人未了的心愿,故而在看影片《我不在那儿》(I’m Not There)时,心情有一点点不平静。    不似其他传记片,不了解其生平的人也能通过传记影片了解一二,《我不在那儿》仿佛是拍给鲍勃迷或至少是知道鲍勃生平的人看的,同时鉴于这部影片拍摄手法新颖,特别就影像技术和影片的艺术性而言,加之6人分试一角又形态各异,更有性别年龄的差异,片长还不短,不太了解鲍叔的观众很容易给看晕了,不仅有可能兴味索然,还有可能越看越迷糊,所以建议时间紧且对迪伦没什么兴趣的人可以不看,这也是这部在结构立意、拍摄手法上创意频出的影片注定要付出的观影代价。    影片采用了一种近似人物事件摘要的手法将鲍叔一生按时间顺序串联起来,编剧兼导演托德·海因斯向来善于“独辟蹊径”(以其所拍卡朋特传记短片《超级明星》为例),此次在这部其导演的第七部作品中,他将这位堪称教父级摇滚大师的人生拆分打散而后又有机衔接,以6种演绎方式来解读剖析鲍勃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内核,有主观成分,也有猜测成分,更有合理化的推论,而该片原名《我不在那儿,一部关于迪伦诸多猜想的电影》似乎更能说明缘何采用了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海因斯曾表示:“多年来,鲍勃·迪伦从来都拒绝自己以往扮演的角色。他不断地前进又不断地否定自己。我的想法就是用不同的演员扮演同一个人,用差异来诠释这个永远在路上的人。”而海因斯在接受《娱乐周刊》采访时所说的话似乎更能解释其创作理念——“电影从他的生活中汲取素材,6位鲍勃·迪伦会站在一起告诉我们,鲍勃·迪伦到底是谁。”而现实中的鲍勃究竟是怎样的?他可能是所有人,也可能谁也不是!    一开始,鲍勃·迪伦被设定为生活在上世纪50年代的小黑孩伍迪(马考斯·卡尔·富兰克林饰演),这是6个人中唯一的黑人和未成年人,代表着鲍勃的童年时期,且伍迪这个名字取得很有意味,大有向鲍勃·迪伦敬重的美国民谣鼻祖伍迪·格斯致敬之意,也有迪伦是格斯精神的传承者之意。片中的小伍迪很有个性和理想,虽是个小孩,却满嘴的国家和时代,一心想当另一个伍迪·格斯,背着和自己身高相差无几的吉他四处流浪,口中哼唱着30年代的民谣。而迪伦的音乐的确深受黑人节奏布鲁斯的影响,并视伍迪·格斯为偶像(具体细节可查阅朋友袁越(此人也叫土摩托、廖福美)所著《来自民间的叛逆——美国民歌传奇》一书),启用黑人小演员出演,并以伍迪命名这个角色,其用意昭然若揭——代表鲍勃·迪伦音乐的两种起源。片中小伍迪吉他上的“This Machine Kills Fascists”字样便出自伍迪·格斯那把著名的吉他。    不久,鲍勃又成了迷恋19世纪法国诗人兰波的叛逆青年亚瑟(本·韦肖饰演),此段影片以法庭审判的形式呈现,借用了兰波曾经出逃去巴黎,被当作流窜少年关起来的经历,以暗示兰波对鲍勃诗性这方面的激发作用。不可否认,鲍叔创作的歌词很有文学性,很像诗歌,而诗歌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他给自己起的姓氏即来自于诗人迪伦·托马斯的名字,曾有过气诗人问鲍叔:“有没有诗人曾激发你的灵感?”鲍叔回答:“只有两个人,艾米莉·狄金森和兰波。”     接着,著名民谣歌手杰克(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登场了,并以一曲《The Times They A-Changin》掀起了前卫音乐的风潮。而由朱莉安·摩尔扮演的女歌手爱丽丝乍一露面就令人猜到她扮演的原型是琼·贝茨(贝茨和迪伦相识于1961年,是音乐上的知音,所持观点却大不同,终各走各路)。此段影片采用了人物回访加演出画面重放的形式,讲述了曾经的热血青年杰克是如何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打磨从一位民权运动音乐人转变成了谦和而平静的宗教皈依者的,暗指了鲍叔后来对基督教和福音音乐的心系。不论激情青少年还是温和中老年,不论愤怒前卫还是宁静安详,这种经历世事变迁而归于平静的必然,令人感慨怅然。    然后是迷失自我、喜怒无常的演员罗宾(希斯·莱杰饰演),在好莱坞拍一部名为《一粒沙子》的电影。他与女画家克莱尔(夏洛特·甘斯布特饰演,原型即鲍勃的第一任妻子Sara)迅速堕入爱河,婚后生有两个孩子。这是一段比较私密的鲍勃往事,这种状态的鲍勃不太为人知,属于家庭却面临着瓦解,受大众欢迎却并不快乐,不仅家庭即将分崩离析,朋友也渐行渐远。    接下来,最具震撼版的鲍勃·迪伦上场了,许是在鲍叔男人的皮囊下还隐藏着一些别的什么——在新英格兰爵士与民谣节上,裘德(凯特·布兰切特饰演)勇敢地迈出了向电声转变的第一步。台上的他激情肆意,台下的他细腻而敏感,阴郁而孤独,神情飘忽而闪烁,举止神秘而离奇,或许正因为此时的裘德是一位处在音乐转型期的名人,他的力图改变引发了争议,他必须接受一些采访、参加一些活动和时尚派对,回答一些不着四六的问题,这种压抑无趣的气氛令他踌躇困惑不安,脾气行为也越发古怪,或许他自己也不明确想要的发展方向。很显然,这虽是女扮男装的表演,但行头、举止却很像鲍叔本人,而那大大的墨镜、卷曲的乱发、深陷的双颊正是鲍叔在《告别过去》时期的经典造型,导演的这种安排似乎颇具意味。    最后这段仿佛寓意着迪伦对公众关注的逃逸,看似应照了迪伦遭遇致命摩托事故后,消失于公众视线的一段经历。导演将鲍叔变身为隐居在小镇的通缉犯比利(里察·基尔饰演,在历史上确有比利其人,属亦正亦邪类劫匪,很多西部片都以他为主角),隐居山林的比利躲避着追捕,却无法就此隐没自己的个性,在弱小遭受欺凌时,他依旧挺身而出,从而再次入狱,又从牢里逃出,重复逃亡之路,当他跳上火车时,发现了一把写有“This Machine Kills Fascists”字样的吉他,暗示着不论怎样,鲍勃·迪伦都无法放弃他音乐的烙印。    可以说,《我不在那儿》已非传统意义上的传记片,在结构节奏和演员使用等方面都突破了惯例俗套,每段故事都表现了迪伦那善变多样性格中的一面或几面,并以出人意料的解读方式将其人性的多面与身份、角色充分搭配,且分别与不同的主题相契合,配以各个时期鲍勃的音乐作为其内心或行为的注解,十分讨巧。    同时,导演还在影像画面上做了创新,场景调度大且丰富,色彩也随所表现主题而做着相应改变,仿佛在迪伦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之间做着不同层面的探求。如在亚瑟和裘德这两段故事里,采用了黑白画面,小伍迪、罗宾和比利这三段则采用彩色画面,杰克这段在表现回忆时为黑白,呈现现实时又用彩色。当然过于丰富的影像变换不见得各个都用的有效果,如裘德段落演唱会的表演又穿插着非现实的快速剪辑的光影元素,该片原本就繁复冗长,又在这段黑白纪实的影像风格中加入了眩目的MV感,显得不搭调,从而消弱了这段在精神层面的那种沉思凝神感。    另外,这部影片充满了太多的时代信息,战争泥沼、总统遇刺、黑人解放、著名演讲、女权运动、音乐革命等等,不少观众在看时会觉得有点累,其中,很多彼时美国名人相继出现在纪实画面里,也令人分神。有时候,一部影片给予的太多,不一定都好,观众既要琢磨6人分饰的同一角色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内心层面,又要欣赏影像场景、光影技法的独特新鲜,还要辨析上世纪60年代画面的颗粒感,偶尔在色彩上还须甄别其是在寻觅精神轨迹还是在呈现世俗风貌,2小时的观看时间,全身心都很忙,虽然这对导演海因斯的粉丝和迪伦拥趸们来说不算什么,但并不利于影片在大范围内的进一步推广。    就各演员的表演而言,小孩马考斯·卡尔·富兰克林的伍迪十分讨巧,孩子的身躯大人的思想却还能做到令人观看舒服,实属难得。克里斯蒂安·贝尔最为神似的,也最为真实自然,鲍勃那“乡下人的口音”、那似被烟熏火燎过的歌喉、那吹口琴时的微微低头、回答问题时的古怪神情,几乎令人以为那就是年轻时的鲍勃。而影后凯特·布兰切特的迪伦则最为形似的,将身处争议时期的迪伦拿捏的颇到位,表演很有层次感,神秘而苍白,疲惫又桀骜,放浪且尖刻,有思想却矛盾,那吸烟的样子、那摸着下巴鼻子的模样、那走路的姿势,宛如鲍叔入镜。也正因为她的反串表演,令观众感觉到这不是主创们在单纯的还原或模仿的鲍勃·迪伦,而是探索、寻求、试问鲍勃·迪伦。其他3个迪伦表现一般,理查·基尔不出彩也不掉价,本·韦肖貌似有点过、有点拿劲,希斯·莱杰表演平淡,可在表现鲍勃发脾气时又有点出头,如鲍叔对待无聊记者的态度顶多是不搭理冷冷地走开,而非希斯·莱杰表演的那样像冯导似的骂着“去战斗”。其他配角如夏洛特·甘布斯和朱利安·摩尔的演技则一如既往的出色。    片名源于鲍勃·迪伦的一首并不算出名的情歌,出自《地下室磁带》,这是一张极具试验性的私自出版专辑,发行于上世纪60年代末,歌词大意是男主人公打算离开他爱的姑娘独自上路。歌中这样写道:“我总是在诱惑面前犹豫不决,现在诱惑不再跟随我,但我已不在那里,我已远去。”    或许,鲍勃也并不在这部影片中,谁知道呢,或许答案在风中……(http://nicolew.blog.hexun.com/16159911_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