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精神

喜剧片 法国2017

主演:德尼·波达利德斯,Abdoulaye,Diallo,Tabono,Tandia,Pauline,Huruguen,

导演:Olivier,Ayache-Vidal,

  • 优优云1
  • 正片

详细剧情

弗朗索瓦在國內最著名的中學任教,他非常享受現時所過的生活,交往的都是巴黎的知識分子和有錢人。一次突發的情況使他被迫接受到位於巴黎市郊貧民區的一間學校工作,這讓他必須面對自己的局限,更推翻了他原來的價值觀和信念。

1、這個電影的法文片名偉大的精神,與英文片名老師,充分表現了電影的重心:該片是對這時代老師的喝采與致謝,並且避開對以往教育體制的嚴肅、無情的批判態度。而翻轉教室(Les Grands esprits,2017)的譯名,則有混淆主體之嫌。

2、電影中一閃而過的句子「筆的顏色引起教育的革命」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在法國的教育部長是這樣說:Un système de bons points peut encourager l'élève qui a fait des progrès. Plutôt que de souligner uniquement en rouge les fautes présentes dans la copie, l'enseignant peut valoriser, à l'aide d'un stylo vert, les efforts fournis par l'élève.(意思是,教師不僅可以用紅筆批閱,還可以使用綠筆評點與鼓勵學生的努力。)對於老師教學與批改的筆色,充分顯示了教改的優缺兩面:一、細緻,你能想像連老師的筆用什麼顏色都是教學研究探索的一環嗎?二、盲目,連筆色都這麼在意,這難道不是形式主義、細支末節嗎?在這種紛亂與壓力的大環境背景之下,(不僅是肩負孩子成長的重責,)電影塑造了一個出色的好教師形象。

3、故事主角是優秀的孩子而成為優秀的教師,是傳統教育中的既得利益者,自然對於傳統教學不存疑,事實上,無論怎樣的教育方式都可以造就出卓越的菁英,甚至缺乏教育資源的環境也能成就出色的學者,試想:錢賓四先生自學而為大師。故事主角在巴黎最優秀的中學工作,直至因緣際會下鄉執教前,電影表現了都會菁英師生的一種面貌。這裡切莫批評,因為我們從稍後的劇情中,會發現,即便我們不認同這樣的教學方式,也無法否認這名老師教學路上的熱心。

4、在鄉間執教挫折的高峰,集中表現在同意學生要求開期末同樂會的請求上,他應允了:這就意味他已全然放棄這群孩子。設若與之後的校外教學相較,後者還存有一顆教育的心,前者只是放任。在同樂會後,老師因為吃了摻混大麻的蛋糕而昏迷,有李白〈春日醉起言志〉的味道: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所以終日醉,頹然臥前楹。 ——這是一種意志的放棄。

5、電影的前段,孩子是夏蟲不可語冰;電影的後段,我們看到一名老師如何讓孩子體驗文化中最精粹的部分,向他們展示廣闊無邊的世界。故事終於走向高潮,另人憂心忡忡的孩子回來了,踏進教室的那一瞬間,老師百感交集。此刻,男主角Denis Podalydès的演技可以說內斂而爐火純青。

6、電影的尾聲處理得悠然巧妙:其一,孩子失戀了,老師沒有溝通,沒有長談,沒有開示,沒有安慰,他只是大笑;其二,孩子發覺老師向他告別,他問自己如何能考上巴黎最好的中學?沒有說出口的,是對這名啟蒙老師的敬重與感謝,以及對老師教學的反饋,因為學生終於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性。

7、國文老師用學生錯誤的文法來羞辱了學生,課堂中的這一幕有許多探討的方向,也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孟子書中明言:「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論語陽貨篇也記載了孔子羞辱對方的教學方式。重點不在羞辱,或可以說事無關乎術,以極端的例子來說明,一個充滿打罵的家庭,藤條中傳達出愛的訊息,也勝過一個從不責怪孩子卻漠視他的家庭。因此,電影中這一幕,我看到更多的是教師在教學上窮盡渾身解數的努力。

8、附註:羅伯特麥基在「故事」一書中提到,電影觀眾對於類型十分精通,他們走向戲院的時候向劇作家提出一個致命的挑戰——劇作家不僅必須滿足觀眾的預期(,不然的話,就會有令觀眾迷惑與失望的危險),還必須將觀眾的預期引到新鮮而出人意料的時刻(,不然的話,便會有令觀眾倦怠的危險)。在電影的類型中,教育情節是電影類型的其中一門:本類型的弧光閃爍於主人公的人生觀、他人觀或自我看法的深刻變化中,從負面(天真、不信任、宿命論、自暴自棄)到正面(明智、信任、樂觀、沉著)。至於該片在眾多教育情節的電影中,仍拍出新意,專注在一名勤奮的教書匠,如何褪變為一名啟發人智的生命汪洋中的領航者。